top of page
Four Grazing Horses

第210期

二零二五年 十月

Issue No.210

Layered Rock Pattern

詩訊

●發刊50 年唯一一份的越南華文報紙《西貢解放日報》8/1 日起停辦紙印版,副刊文藝版亦隨之告終。


●詩人王家新的英譯詩選《與此同時》近期已由波士頓的Arrowsmith 出版社出版,Arrowsmith 出版社的網頁和預訂鏈接: https://www.arrowsmithpress.com/wang-jiaxin


●第四屆紀念周夢蝶中秋詩會9 月13 日值傳統中秋佳節到來之際在其故里淅川縣馬蹬鎮周營村隆重舉辦。


●北美南加州華人寫作協會、美洲文化之聲、世界華文詩歌學會聯合主辦文學交流座談會《詩歌的意境與魅力》。座談會時間2025 年9 月20 日上午十點至十二點,十二點至兩點午餐聯誼。


●詩人畫家李雲楓作品展於2025 年9.21-10.20 在北京順義區T3 國際藝術區A6 展出。


● 2025 年第44 屆世界詩人大會於墨西哥蒙特(Monterrey, México)9 月21 日至25 日舉行。

Blank Paper

編輯筆記
​陳銘華

20 世紀30 年代的中國現代派詩人紀弦於1953年在台灣創辦詩刊《現代詩》,掀起一場新詩革命; 1956 年再成立“現代派詩社”,對現代詩的推廣與發展貢獻卓著。紀弦常言:“詩是詩,歌是歌,我們不說‘詩歌´。”在擔任《新大陸詩刊》顧問期間,他是真正“有顧有問”的前輩之一,於與詩人秀陶及編者的通信中曾明確指出:“詩就是詩,應摒棄‘散文詩´這混淆概念”。由此可見,他深知命名與創作之間的緊密關聯,並展現出對詩本質之清晰認識與堅定立場。事實上,“詩歌”這一常見複合詞,蘊含兩個互為因果的問題,值得深入辨析:其一,用詞是否妥當?其二,詩是否仍應保留“歌”的成份?誠然,詩源於歌謠,但自古以來詩屬文學、歌屬音樂,兩者早已分道揚鑣。若將“歌”理解為詩中的格律與音樂性,尚可成立;否則,“詩歌”如何能“歌”?是否必待譜曲方算完整?如此命名,不僅易生誤解,更令人質疑:詩與詩人將被置於何地?至於“用詞不當”的問題,唐代已有“歌詩”之稱,無論“歌”作動詞、副詞或形容詞,其主體仍為“詩”,合乎中文文法;反觀“詩歌”一詞,其指涉是詩?是歌?創作者是詩人?是詩歌人?抑或兩者皆是?又皆非?意義模糊、概念倒置,除突顯命名上的邏輯荒謬外,更使詩的創作變得不倫不類。編者深盼,這些問題終將引發熟諳辯證法的彼岸詩壇之嚴肅探討,而身處文化中心者若能成為“詩就是詩”的新文學領導,自較我等邊緣詩人更具合理性與影響力。寄厚望焉!

Copyright © 2025 New World Poetry

bottom of page